决策树实战

决策树算法是经常使用的数据挖掘算法,这是因为决策树就像一个人脑中的决策模型一样,呈现出来非常直观

基于决策树还诞生了很多数据挖掘算法,比如随机森林(Random forest)

决策树分类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,在各行各业都有应用

比如在金融行业可以用决策树做贷款风险评估,医疗行业可以用决策树生成辅助诊断,电商行业可以用决策树对销售额进行预测等

在了解决策树的原理后,我们用Python的sklearn库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

sklearn

参数 描述
criterion 在基于特征划分数据集合时,选择特征的标准。默认是gini,也可以是entropy
splitter 在构造树时,选择属性特征的原则,可以是best或random。默认是best,best在所有特征中选择最好的,random在部分特征中选择最好的
max_depth 决策树的最大深度,我们可以控制决策树深度来防止过拟合
max_features 在划分数据集时考虑的最多的特征值数量。为int或float。int表示每次split时的最大特征数。float表示百分数,即特征数=max_features*n_features
min_samples_split 当节点的样本数小于min_samples_split时,不再继续分裂。默认为2
min_samples_leaf 叶子节点需要的最小样本数。如果某叶子节点数小于这个阈值,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减枝。为int或float。int表示最小样本数。float表示一个百分比,为min_samples_leaf乘以样本数量并向上取整
max_leaf_nodes 最大叶子节点数。int类型,默认为None。默认不设置最大叶子节点数,特征多时,可以通过设置最大叶子节点数防止过拟合
min_impurity_decrease 节点划分最小不纯度。float类型,默认为0。节点的不纯度必须大于这个阈值,否则该节点不再生成子节点。通过设置,可以限制决策树的增长
min_impurity_split 信息增益的阈值。信息增益必须大于这个阈值,否则不分裂
class_weight 类别权重。默认为None,也可以是dict或balanced。dict类型:指定样本各类别的权重,权重大的类别在决策树构造的时候会进行偏倚。balanced:算法自己计算权重,样本量少的类别所对应的样本权重会更高
presort bool类型,默认是false,表示在拟合前,是否对数据进行排序来加快树的构建。当数据集较小时,使用presort=true会加快分类构造速度。当数据集庞大时,presort=true会导致整个分类非常缓慢

一般只需要设置criterion参数来决定使用不同的决策树算法,其他默认就行了

from sklearn.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

clf = DecisionTreeClassifier()

在构造决策树分类器后,我们可以使用fit方法让分类器进行拟合,使用predict方法对新数据进行预测,得到预测的分类结果,也可以使用score方法得到分类器的准确率

方法名 描述
fit(features,labels) 通过特征矩阵,分类标识,让分类器进行拟合
predict(features) 返回预测结果
score(features,labels) 返回准确率

泰坦尼克号乘客的生存预测

参考

fork

  • train.csv是训练数据集,包含特征信息和存活与否的标签
  • test.csv:测试数据集,只包含特征信息

现在我们使用决策树分类对训练集进行训练,针对测试集中的乘客进行生存预测,并告知分类器的准确率

字段 描述
PassengerId 乘客编号
Survived 是否幸存
Pclass 船票等级
Name 乘客姓名
Sex 乘客性别
SibSp 亲戚数量(兄妹、配偶数)
Parch 亲戚数量(父母、子女数)
Ticket 船票号码
Fare 船票价格
Cabin 船舱
Embarked 登陆港口

我们要对训练集中乘客的生存进行预测,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:

  1. 准备阶段:我们首先需要对训练集、测试集的数据进行探索,分析数据质量,并对数据进行清洗,然后通过特征选择对数据进行降维,方便后续分类运算
  2. 分类阶段:首先通过训练集的特征矩阵、分类结果得到决策树分类器,然后将分类器应用于测试集。然后我们对决策树分类器的准确性进行分析,并对决策树模型进行可视化

数据探索

数据探索这部分虽然对分类器没有实质作用,但是不可忽略。我们只有足够了解这些数据的特性,才能帮助我们做数据清洗、特征选择

  • 使用info()了解数据表的基本情况:行数、列数、每列的数据类型、数据完整度
  • 使用describe()了解数据表的统计情况:总数、平均值、标准差、最小值、最大值等
  • 使用describe(include=['O'])查看字符串类型(非数字)的整体情况
  • 使用head查看前几行数据(默认是前5行)
  • 使用tail查看后几行数据(默认是最后5行)
import pandas as pd

pd.set_option('display.max_columns', 1000)
pd.set_option('display.width', 1000)
pd.set_option('display.max_colwidth', 1000)

# 数据加载
train_data = pd.read_csv('./Titanic_Data/train.csv')
test_data = pd.read_csv('./Titanic_Data/test.csv')
# 数据探索
print(train_data.info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describe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describe(include=['O']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head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tail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info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describe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describe(include=['O']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head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tail())

数据清洗

通过数据探索,我们发现Age、Cabin、Embarked这三个字段的数据有所缺失

其中Age为年龄字段,是数值型,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值进行补齐

Cabin为船舱,有大量的缺失值。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缺失率分别为77%和78%,无法补齐

Embarked为登陆港口,有少量的缺失值,我们可以把缺失值补齐

# 使用平均年龄来填充年龄中的nan值
train_data['Age'].fillna(train_data['Age'].mean(), inplace=True)
test_data['Age'].fillna(test_data['Age'].mean(),inplace=True)

# 首先观察下Embarked字段的取值
print(train_data['Embarked'].value_counts())

# 使用登录最多的港口来填充登录港口的nan值
train_data['Embarked'].fillna('S', inplace=True)
test_data['Embarked'].fillna('S',inplace=True)

特征选择

特征选择是分类器的关键。特征选择不同,得到的分类器也不同。那么我们该选择哪些特征做生存的预测呢?

通过数据探索我们发现,PassengerId为乘客编号,对分类没有作用,可以放弃

Name为乘客姓名,对分类没有作用,可以放弃

Cabin字段缺失值太多,可以放弃

Ticket字段为船票号码,杂乱无章且无规律,可以放弃

其余的字段包括:Pclass、Sex、Age、SibSp、Parch和Fare,这些属性分别表示了乘客的船票等级、性别、年龄、亲戚数量以及船票价格,可能会和乘客的生存预测分类有关系

具体是什么关系,我们可以交给分类器来处理。因此我们先将Pclass、Sex、Age等这些其余的字段作特征,放到特征向量features里


# 特征选择
features = ['Pclass', 'Sex', 'Age', 'SibSp', 'Parch', 'Fare', 'Embarked']
train_features = train_data[features]
train_labels = train_data['Survived']
test_features = test_data[features]

特征值里有一些是字符串,这样不方便后续的运算,需要转成数值类型,比如Sex字段,有male和female两种取值。我们可以把它变成Sex=male和Sex=female两个字段,数值用0或1来表示

同理Embarked有S、C、Q三种可能,我们也可以改成Embarked=S、Embarked=C和Embarked=Q三个字段,数值用0或1来表示

那该如何操作呢,我们可以使用sklearn特征选择中的DictVectorizer类,用它将可以处理符号化的对象,将符号转成数字0/1进行表示。具体方法如下:

from sklearn.feature_extraction import DictVectorizer
dvec=DictVectorizer(sparse=False)
train_features=dvec.fit_transform(train_features.to_dict(orient='record'))
# 代码中使用了fit_transform这个函数,它可以将特征向量转化为特征值矩阵
# 然后我们看下dvec在转化后的特征属性是怎样的,即查看dvec的feature_names_属性值
print(dvec.feature_names_)

你可以看到原本是一列的Embarked,变成了“Embarked=C”“Embarked=Q”“Embarked=S”三列。Sex列变成了“Sex=female”“Sex=male”两列

这样train_features特征矩阵就包括10个特征值(列),以及891个样本(行),即891行,10列的特征矩阵

决策树模型

刚才我们已经讲了如何使用sklearn中的决策树模型。现在我们使用ID3算法,即在创建DecisionTreeClassifier时,设置criterion=‘entropy’

然后使用fit进行训练,将特征值矩阵和分类标识结果作为参数传入,得到决策树分类器

from sklearn.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
# 构造ID3决策树
clf = DecisionTreeClassifier(criterion='entropy')
# 决策树训练
clf.fit(train_features, train_labels)

模型预测和评估

在预测中,我们首先需要得到测试集的特征值矩阵,然后使用训练好的决策树clf进行预测,得到预测结果pred_labels:

test_features=dvec.transform(test_features.to_dict(orient='record'))
# 决策树预测
pred_labels = clf.predict(test_features)

fit_transform()和transform()二者的功能都是对数据进行某种统一处理(如:归一化等)

fit_transform(trainData)对部分训练数据先拟合fit,找到部分训练数据的整体指标,如均值、方差、最大值、最小值等(根据具体转换的目的)

然后对训练数据进行转换transform,从而实现数据的标准化、归一化等

根据对之前部分训练数据进行fit的整体指标,对测试数据集使用同样的均值、方差、最大、最小值等指标进行转换transform(testData),从而保证train、test处理方式相同

在模型评估中,决策树提供了score函数可以直接得到准确率,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真实的预测结果,所以无法用预测值和真实的预测结果做比较

我们只能使用训练集中的数据进行模型评估,可以使用决策树自带的score函数计算下得到的结果:

# 得到决策树准确率
acc_decision_tree = round(clf.score(train_features, train_labels), 6)
print(u'score准确率为 %.4lf' % acc_decision_tree)

你会发现你刚用训练集做训练,再用训练集自身做准确率评估自然会很高。但这样得出的准确率并不能代表决策树分类器的准确率

如果我们使用score函数对训练集的准确率进行统计,正确率会接近于100%(如上结果为98.2%),无法对分类器的在实际环境下做准确率的评估

那么有什么办法,来统计决策树分类器的准确率呢?

这里可以使用K折交叉验证的方式,交叉验证是一种常用的验证分类准确率的方法,原理是拿出大部分样本进行训练,少量的用于分类器的验证

K折交叉验证,就是做K次交叉验证,每次选取K分之一的数据作为验证,其余作为训练。轮流K次,取平均值

K折交叉验证的原理是这样的:

  1. 将数据集平均分割成K个等份
  2. 使用1份数据作为测试数据,其余作为训练数据
  3. 计算测试准确率;使用不同的测试集,重复2、3步骤

在sklearn的model_selection模型选择中提供了cross_val_score函数

cross_val_score函数中的参数cv代表对原始数据划分成多少份,也就是我们的K值,一般建议K值取10

因此我们可以设置CV=10,我们可以对比下score和cross_val_score两种函数的正确率的评估结果

import numpy as np
from sklearn.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
# 使用K折交叉验证 统计决策树准确率
print(u'cross_val_score准确率为 %.4lf' % np.mean(cross_val_score(clf, train_features, train_labels, cv=10)))

决策树可视化

sklearn的决策树模型对我们来说,还是比较抽象的。我们可以使用Graphviz可视化工具帮我们把决策树呈现出来

安装Graphviz库需要下面的几步:

  1. 安装graphviz工具 下载
  2. 将Graphviz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
  3. 需要Graphviz库,如果没有可以使用pip3 install graphviz进行安装

决策树模型使用技巧总结

特征选择是分类模型好坏的关键。选择什么样的特征,以及对应的特征值矩阵,决定了分类模型的好坏。通常情况下,特征值不都是数值类型,可以使用DictVectorizer类进行转化

模型准确率需要考虑是否有测试集的实际结果可以做对比,当测试集没有真实结果可以对比时,需要使用K折交叉验证cross_val_score

Graphviz可视化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将决策模型呈现出来,帮助你更好理解决策树的构建

完整代码


import pandas as pd
from sklearn.feature_extraction import DictVectorizer
from sklearn.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
from sklearn.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

# 数据加载,测试数据没有结果值,直接把训练集切割下
train_data = pd.read_csv('./train.csv')
# 数据探索
# 一共891行,12列
# 其中Age(年龄)、Cabin(船舱)、Embarked(登陆港口)有缺失数据
print(train_data.info())
print('-' * 30)
# 数量、均值、标准差、百分位数等
print(train_data.describe())
print('-' * 30)
# Name没有重复、Sex只有2类值(其中male较多有577个)...
print(train_data.describe(include=['O']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head())
print('-' * 30)
print(train_data.tail())

# 数据清洗
# 使用平均年龄来填充年龄中的 nan 值
train_data['Age'].fillna(train_data['Age'].mean(), inplace=True)

# Cabin(船舱)存在大量缺失不做处理

# Embarked(登陆港口)使用频次最高的填充
train_data['Embarked'].fillna(train_data['Embarked'].value_counts().index[0], inplace=True)

# 前700条作为训练数据,后面的作为测试数据
test_data = train_data[700:]
train_data = train_data[0:700]

# 特征选择
features = ['Pclass', 'Sex', 'Age', 'SibSp', 'Parch', 'Fare', 'Embarked']
train_features = train_data[features]
train_labels = train_data['Survived']

test_features = test_data[features]
test_labels = test_data['Survived']

# 将特征值中的一些字符串做数字处理
dvec = DictVectorizer(sparse=False)
train_features = dvec.fit_transform(train_features.to_dict('records'))
# 打印查看新的特征值列名
print(dvec.feature_names_)

test_features = dvec.transform(test_features.to_dict('records'))

# 构造ID3决策树
clf = DecisionTreeClassifier(criterion='entropy')
# 决策树训练
clf.fit(train_features, train_labels)

# 决策树预测
pred_labels = clf.predict(test_features)

# 预测结果与测试集结果作比对
score = accuracy_score(test_labels, pred_labels)
print("泰坦尼克测试集准确率 %.4lf" % score)

print(test_labels.to_list())
print(pred_labels)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